今天是:

学术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学术论坛 -> 正文
2023级研究生马彬、赵香玉、丁云美、陈珂做第289期研究生学术汇报
发布日期:2025-04-18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次数:

2025418日,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本学年第18期、总第289期学术论坛于学院105报告厅举行,本次学术论坛的汇报者为马彬、赵香玉、丁云美和陈珂,指导老师为齐美苓老师。

第一位汇报者是2023级博士研究生马彬,汇报的文章题目是“Optimizing vaccine uptake in sub-Saharan Africa: a collaborative COVlD-19 vaccination campaign in Madagascar using an adaptive approach”。这篇文章讲述了在资源受限的马达加斯加博尼地区开展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活动。研究表明,接种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电力供应不稳定、疫苗管理效率低以及社区对接种疫苗的犹豫态度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研究团队采用动态可持续性框架,定期通过多部门利益相关者反馈、关键信息采访、问题解决会议和每周监测结果指标来审查接种工作的实施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这些调整包括采取积极的宣传方式、社区主导的宣传和外展活动。研究结果发现,策略调整后的六个月内,共接种了24888剂新冠病毒疫苗,每周接种剂量增加了8%,基于理论的动态调整策略可以提高疫苗接种率,为其他类似环境的疫苗接种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ad490abf6e2b41dd34a98ff9faf808

第二位汇报者是2023级博士研究生赵香玉,汇报的文章题目是“Individual and joint associations between sleep dura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with cognitive function: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among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in China”,发表于“Alzheimer's & Dementia”期刊。该研究基于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中国队列(SAGE-China),系统探讨了中国中老年人群夜晚睡眠时长和体力活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共纳入1469450岁及以上的研究对象,基于滞后模型运行了独立及联合效应两部分分析,以揭示夜晚睡眠时长和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纵向独立和联合关联。独立效应分析发现,长期睡眠(>8小时/天)与认知功能下降显著相关,而短期睡眠(<6小时/天)和身体活动未显示独立关联。分层分析结果提示,随着体力活动的增加,长睡眠时长导致的认知损伤逐渐减轻。研究人员强调,针对睡眠干预需同步整合体力活动促进策略,特别是对长时间睡眠老年群体,实施“睡眠-运动”协同干预可使认知保护效益最大化。

第三位汇报者是2023级博士研究生丁云美,汇报的文章题目是“Psychosocial effects of a humanoid robot on informal caregivers of people with dement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nested interviews”,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期刊。在全球范围内,痴呆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不仅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沉重负担,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痴呆症患者的护理主要由非正式的照顾者(如家人、朋友)提供,其承担着较大的照顾负担。基于此,该研究采用“RCT(随机对照试验)+巢式访谈”的设计,首先利用“Coach Pepper”仿人社会辅助机器人对16对痴呆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干预,对照组实施基于平板的多模态训练。在为期3周的干预中,结果表明“Coach Pepper”较对照组对减轻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的效果不明显。随后在干预组中进行质性访谈,以“自我护理量表”条目为框架指导形成访谈提纲,质性研究表明患者照顾者对“Coach Pepper”积极态度的同时也希望未来“Coach Pepper”能增加更多功能。

第四位汇报者是2023级博士研究生陈珂,汇报的文章题目是“Intensity or volume: the role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longevity”发表于“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期刊。该研究探讨了身体活动的体量、强度、持续时间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风险之间的关联。分析基于2011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数据,结果显示身体活动的强度对降低死亡风险起关键作用,而不仅仅是活动的总量,此外,研究结果也显示进行5分钟的高强度活动对降低全因死亡率更有效,优于分散性的低强度活动。


在本次学术论坛中,四位汇报者聚焦各自研究领域,带来了前沿且深度的文献汇报。齐美苓老师对每一份汇报都展开了全方位剖析,既精准挖掘出研究的亮点与价值,更提出一系列极具启发性的建议。此外,齐美苓老师强调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指出各研究之间的潜在联系,特别是在公共卫生、护理学和运动健康等交叉领域。她鼓励研究者们探索多维度的解决方案,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健康挑战,推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通过参与本次学术汇报活动,大家在拓宽学术视野的同时,也收获了全新的思维启发。

编辑:刘子豪

摄影:查贻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