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科研成果(四十九)40岁及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久坐行为与肌少症的关系:一项横断面研究
发布日期:2025-10-24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次数:

文章标题

40岁及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久坐行为与肌少症的关系:一项横断面研究》

Associations between sedentary behaviour and sarcopenia among patients aged 40 and older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文章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881257/

文章发表情况介绍

该文章由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硕士研究生王丹丹为第一作者,导师王克芳教授、合作导师陈斯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慢性病管理与防治护理研究团队于20252月在BMC Public Health(影响因子:3.9JCR分区:公共、环境与职业健康Q1)期刊上发表。


第一部分:文章内容解读

研究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肌少症共存时,患者临床预后更差。久坐行为(SB)是COPD的常见风险因素,但其与肌少症的关系尚未明确。COPD患者因缺氧性呼吸困难导致SB时间显著长于健康同龄人群,而减少SB可能比增加体力活动(PA)更易改善临床结局。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限制SB以改善健康,但目前缺乏针对COPD患者的SB量化指南。 此外,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是否可抵消SB对肌少症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COPD患者中SB与肌少症的关联,并提出假设:1)合并肌少症的COPD患者SB水平更高;2SB是肌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纳入中国济南市27个社区和2家医院门诊部的40岁及以上COPD患者(n=414)。肌少症依据亚洲专家共识标准定义(握力+小腿围+5次坐立测试)。SBPA通过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版(IPAQ-SF)评估,SB分为<44-66-8、≥8 h/天四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SB与肌少症的关联,并按性别分层。

研究结果

肌少症患病率为22.9%。肌少症患者SB时间更长(P=0.008)、MVPA更少(P<0.001)。调整混杂因素后,SB与肌少症显著相关(β=1.47, 95% CI=1.281.68)。与SB<4 h/天相比,SB 6-8 h/天和≥8 h/天的肌少症风险分别增加2.97倍(95% CI=1.147.70)和9.14倍(95% CI=3.5923.22)。RCS分析显示,SB>5.7 h/天时,肌少症风险随SB增加显著上升,且男性(5.7 h)阈值低于女性(8.0 h)。

亚组分析表明,MVPA未显著逆转SB与肌少症的关联。

研究结论

SBCOPD患者肌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阈值:男性5.7 h/天,女性8.0 h/天)。即使参与MVPA,仍需限制SB以预防肌少症。建议将SB管理纳入COPD自我干预策略,未来需进一步验证因果机制并制定针对性措施。


第二部分: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王丹丹,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慢病管理/运动康复,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篇。

通讯作者

陈斯,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副教授,未来计划青年学者,硕士生导师,日本九州大学运动与公共健康专业博士,美国运动医学会注册临床运动生理学专家,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体融合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智能康复分会委员,山东省营养学会运动营养分会委员,《BMC Public Health》编委、《Sports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青年编委,《J CLIN EPIDEMIOL》、《J AM MED DIR ASSOC》、《BMC GERIATR》等杂志审稿人。主要聚焦慢性疾病的运动防治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运动康复等系列研究,通过可穿戴设备及APP等物联网技术开展线上线下运动康复智慧服务。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SSCI论文20余篇。

通讯作者


王克芳,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院长、教授、宝钢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美国护理科学院Fellow(FAAN),兼任教育部护理学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护理学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山东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政协委员、《中华护理教育》副主编、BMC Nursing与JAN编委等。在推动高等护理教育方面成绩显著,主持《护理学基础》等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主编副主编规划教材13部,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主要研究领域为老年护理与慢病管理,主持科技部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等19项课题,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科研与教研论文200余篇,因其在老年护理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荣获美国国家哈特福德老年护理卓越中心"老年护理杰出教育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