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术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学术论坛 -> 正文
2020级研究生刘玉琪、卢燕娥、路梦新、吕萍萍做第224期研究生学术汇报
发布日期:2022-05-16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次数:

2022513日,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本学年第18期、总第224期学术论坛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本次学术论坛的汇报者分别为刘玉琪、卢燕娥、路梦新、吕萍萍,指导老师是郑真善老师。

第一位汇报者是2020级硕士研究生刘玉琪,本次汇报的文章于2020年发表在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杂志,该杂志5年影响因子为5.388,文章的题目是Links of communal coping to relationship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in type 2 diabetes: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s involving role, sex, and race。这是一项在200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配偶当中进行的研究,利用观察式的评估方法,旨在探讨夫妻之间的共同应对和亲密关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性别、角色、种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主体共同应对正向预测了患者和配偶的关系质量,减少了患者和配偶的心理痛苦。客体共同应对也有类似的作用,但仍需进一步的验证。性别、角色和种族及他们之间的交互发挥了显著的调节作用,但未来的研究仍需考虑更多可能的调节变量。本研究的发现为共同应对在肿瘤心理研究中的作用提供了补充。

微信图片_20220515120701

第二位汇报者是2020级硕士研究生卢燕娥,本次汇报的是202112月份发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最新影响因子是21.873,文章的题目是Effectiveness of an Analytics-Based Intervention for Reducing Sleep Interruption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住院患者经常经历医源性睡眠中断,当被问及导致睡眠中断原因时,患者会提到夜间生命体征检查。传统上,住院患者夜间需要每4小时测量一次生命体征(尽管目前缺乏证据证明这种传统的实用性)。而研究表明,临床医生可以安全地减少低风险住院患者的夜间生命体征检查频率。临床决策支持(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CDS)或许可以帮助医生识别低风险患者,并做出减少夜间生命体征检查的决策。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因此,该研究开发了一种预测算法来识别夜间异常生命体征的低风险住院患者,并将该模型应用在实时的CDS工具中以帮助住院医生识别低风险患者。对于这些低风险患者,医生可以开具减少夜间生命体征检查频率的医嘱【即将低风险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查次数减少到每日在其清醒时检查3次,称为睡眠促进生命体征(sleep promotion vitals, SPV)】。该随机临床试验利用大型医疗服务的电子健康记录(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EHR),评估了CDS 工具的有效性。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住院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并没有显著降低;干预组住院患者睡眠机会显著增高;对于患者自我报告的夜间房间内或周围的噪音情况,干预组和对照组并没有显著差异;安全性测量的结果在两组间也没有显着差异。虽然这项随机临床试验在主要结局(谵妄发生率)上并未发现组间差异,但对次要结局影响的结果表明,嵌入电子健康记录的临床决策支持工具中的实时预测算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临床表现稳定且可以减少夜间生命体征检查的低风险患者。对于这些患者,可以安全地给予其更多的睡眠机会。其他用于监测患者临床表现稳定性的护理工作,例如持续的心脏功能监测和日常血液检查等都可以从类似方法中受益。

2

第三位汇报者是2020级硕士研究生路梦新,本次汇报的是2020年发表在Health Psychology 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该杂志2020年影响因子是4.267,五年影响因子是5.487,文章题目是“Sleep duration and affective reactivity to stressors and positive events in daily life”。该文章的第一作者Nancy L. Sin是来自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的一名助理教授,她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将日常压力和幸福感与长期健康和衰老联系起来的生物行为机制、日常压力情境下的积极体验以及日常睡眠与压力的双向关系等。本研究的数据是National Study of Daily Experiences (NSDE) 数据库的一部分,这是一项为期8天的日记研究,纳入了1982名来自美国的成年人,在连续8天晚上的电话随访中评估了他们前一天晚上的睡眠时长、当天的压力源、积极事件以及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情境下探讨睡眠时长与对于压力源和积极事件的情绪反应性之间的双向关系,并检验慢性病数量在上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前一晚的睡眠时长可以预测当天对于压力源和积极事件的积极情绪反应性,但对压力源和积极事件的消极情绪反应性没有预测作用,这表明睡眠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积极体验尤为重要。然而,对于压力源和积极事件的情绪反应性对随后的睡眠时长没有预测作用。此外,慢性病数量更多的人在经历了更长时间的睡眠后,能从积极事件中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但是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去验证在患有更多慢性病的人中,这种对于积极事件的更大的情绪反应性到底是一种更好的心理健康的标志,还是情绪调节脆弱性的标志。

3

4位汇报者是2020级硕士研究生吕萍萍,本次汇报的是202011月发表在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IF= 8.982)上文章,文章的题目是Depression from preschool to adolescence - five faces of stability,该研究通过出生队列数据,使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检验了学龄前期到青春期抑郁稳定性的五个方面:探讨了从学龄前期到青春期,抑郁五个方面的稳定性,即形式的稳定性(stability of form,抑郁症状的频率及其对抑郁构念的重要性)、群体水平的稳定性——患病率(Stability at the group levelprevalence)、相对于群体的稳定性(Stability relative to the group)、相对于自身的稳定性(Stability relative to oneself)和个体内变化的稳定性(Stability of within-person change),通过将重点扩展到个体内的稳定性和变化,该研究提供了一种研究发展性精神病理学和处理纵向数据的新方法。研究发现在儿童期,虽然MDD和心境恶劣的大多数症状变得更加频繁,但是症状对于抑郁构念的重要性保持稳定。向青春期过渡的阶段是一个特别脆弱的时期,在此阶段,抑郁构念变得更加凝聚、稳定性增加、抑郁水平升高,而且这种升高能够预测未来抑郁的进一步加重。即便如此,在儿童时期的任何阶段进行干预都可能对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的减少产生持久的影响。

4

四位汇报者从临床角度出发,对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精彩汇报,郑真善老师根据汇报内容进行了精彩点评,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大家受益匪浅,这一期学术论坛圆满结束。